3月份,國內卡車市場產銷分別為401152輛和406415輛,產銷環比增長49.73%和60.42%,產銷同比增長4.84%和0.82%;一季度,國內卡車累計產銷分別為969272輛和924208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8.01%和4.42%。
一季度國內卡車累計產銷同比分別增長8.01%和4.42%
近5年一季度國內卡車市場產銷情況 (單位:輛,%)

其中,卡車整車產銷累計分別為745859輛和728689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89%和0.76%;半掛牽引車產銷累計分別為72810輛和 57440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28.05%和27.05%;底盤產銷累計分別為150603輛和128079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30.30%和 17.67%。
2014年一季度細分車型產銷情況
一、重卡市場
近5年一季度國內重卡市場產銷情況 (單位:輛,%)

3月份,重卡的產銷量分別為99165輛和97092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0.07%和12.73%。一季度,重卡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6506輛和202937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24.84%和20.24%。
2014年一季度重卡主要企業產銷情況(單位:輛,%)

從銷售情況看,東風汽車、中國重汽、中國一汽、北汽福田、陜汽集團分列前五位,分別累計銷售35590輛、28630輛、17555輛、26442輛、24738輛,五家企業占所有重卡企業銷售總量的80.13%。
二、中卡市場
近5年一季度中卡市場產銷情況 (單位:輛,%)

3月份,中卡的產銷量分別為29661輛和30275輛,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8.10%和15.33%;一季度,中卡累計產銷量分別為70408輛和66702輛,產銷同比分別累計下降10.14%和8.88%。
2014年一季度中卡主要企業產銷情況(單位:輛,%)

從銷售情況看,東風汽車、中國一汽、中國重汽、慶鈴集團和安徽江淮排在前五位,分別累計銷售20425輛、10395輛、9354輛、3828輛和4614輛,五家企業占所有中卡企業銷售總量的66.41%。
三、輕卡市場
近5年一季度輕卡市場產銷情況 (單位:輛,%)

3月份,輕卡的產銷量分別為215356輛和218615輛,生產同比增長3.19%,銷售同比下降1.76%;一季度,輕卡累計產銷量分別為530193輛和512313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8.80%和4.41%。
2014年一季度輕卡主要企業產銷情況(單位:輛,%)

從銷售情況看,北汽福田、安徽江淮、金杯股份、東風汽車和江鈴控股排在前五位,分別累計銷售103073輛、60607輛、35268輛、41049輛和35850輛,五家企業占所有輕卡企業銷售總量的56.22%。
四、微卡市場
近5年一季度微卡市場產銷情況 (單位:輛,%)

3月份,微卡的產銷量分別為56970輛和60433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36%和2.99%;一季度,微卡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42165輛和142256輛,產銷同比累計分別下降5.40%和6.67%。
2014年一季度微卡主要企業產銷情況(單位:輛,%)

從銷售情況看,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重慶長安、東風汽車和奇瑞股份排在前五位,分別累計銷售51861輛、28468輛、26588輛、16962輛和4877輛,五家企業占所有微卡企業銷售總量的55.65%。
2014年國內卡車市場影響因素
一、宏觀經濟
國 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1日至24日,全國日均發電量148.97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長8.48%;3月中旬,全國鐵路日均裝車15.98 萬車,比3月上旬增長0.81%;3月中旬全國鐵路日均運煤量與上旬環比、與去年同比均小幅增長;3月中旬秦皇島存煤下降幅度比上旬有所加快,全國重點電 廠存煤略有下降;3月份以來,原油加工量環比、同比均略有增長。
從發電量看,今年前2個 月,我國日均發電量同比增長5.5%,增速雖然明顯快于2013年同期3.4%的水平,但與2013年12月份相比回落了2.8個百分點,滑至自2013 年6月份以來日均發電量的最低增長水平。今年1至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增速較2013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盡管增速有所下降,但汽車、專用設備、電氣機械等先進制造業依然保持較快的增長。
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 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顯示,2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結束連續3個月下跌,由1月53.4回升1.6個百分點,報55.0。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按月升2.3個百分點。其中,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及公共設施管理業、航空運輸業、郵政業、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電信 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道路運輸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皆位于60%及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二、政策的影響
2014年1月20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城市配送運輸與車輛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規范城市配送運輸經營活動,改善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環境,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會同商務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城市配送車輛車型及其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技術管理,推動城市配送車輛的標準化、專業化發展,有效解決客車載貨、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等問題。城市配送車輛應當符合《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和《城市物流配送汽車選型 技術要求》(GB/T29912)的具體規定,采用封閉、廂式、罐式等裝置,實行無裸露配送運輸。
從事冷藏保鮮運輸的城市配送專用車輛,還應當配備全程溫控車載設備。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城市配送車輛,應當滿足《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的有關技術要求。鼓勵城市配送運輸經營者使用出廠已裝備起重尾板的車輛,提升配送車輛裝卸效率。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定城市配送車輛專用標識式樣和管理規范。
對于申請張貼、噴涂專用標識的,其車輛應當符合《城市物流配送汽車 選型技術要求》等相關技術要求。城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綜合考慮城市配送需要、城市道路交通狀況等因素,科學確定并及時向社會發布限制、禁止城市配送 車輛通行的區域和時段;加強對大型物流中心、公用型城市配送中心和分撥中心等配送基礎設施周邊道路的交通管理,科學施劃和設置貨運車輛通行的標志標線,優 化城市配送運輸通道網絡。
對于配送車輛在行駛時間和區域方面采取限制和禁止通行措施的城市,城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會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保證需求、便利通行、分類管理、適度調控的原則,結合城市配送運力調控計劃,加快建立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配送車輛通行調控機制,制定出臺保障配送車輛通行便利的管理政策。
在實施配送車輛通行管理中,對從事生活必需品配送的企業、從事鮮活農產品和冷藏保鮮產品配送的企業、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從事配送業務的企業、開展共同(集中)配送的企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為AAA級的企業以及規模較大的網絡型零擔運輸和快遞企業、自有大型配送中心的運輸企業,可優先考慮給予其通行便利。
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其他負責停車管理的部門要在深入調查 研究的基礎上,完善城市配送車輛停靠限制措施,明確城市配送車輛分時、錯時和分類停車要求;科學施劃城市配送車輛專用臨時停車位或者設置臨時停車港灣,完 善停車位標志標線,制定相應的停車管理辦法,防止停車設施被挪用、占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制定相應措施,為確需在其他車輛禁停的路段臨時停 靠配送車輛提供便利。
三、城鎮化的影響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3月16日正式公布。《規劃》明確了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統 籌相關領域制度和政策創新,是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規劃》全文共8篇、31章,共計三萬多字。《規劃》提出,要實施好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四大戰略任務。
《規劃》明確指出,要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規劃》中指出,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工協作、以大帶小的原則,發展集聚效率高、輻射作用大、城鎮體系優、功能互補強的城市群。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新型城鎮化規劃專家張國華認為,《規劃》對我國城市群發展發 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環保的影響
交通部辦公廳日前發布《2014年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要點》提出: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強化能耗監測和評估;強化市場監管,提高節能減排服務能力;推進試點示范,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深化專項行動,強化企業主體作用等八大要點。在深化專項行動,強化企業主體作用這一項中,《工作要點》主要提出在營運車輛、營運船舶、公路及港口四個方面開展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
2014年專項行動的 重點主要有:繼續實施甩掛運輸試點工作,推進LNG(液化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汽車在道路運輸、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車中的應用,推動LNG燃料動 力內河船舶區域性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推廣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和隧道節能照明技術,推進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技術應用和推廣等。
《工作要點》同時提出要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專項資金管理水平,根據國家財稅政策要求,組織制定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項目規劃,并積極鼓勵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地方政府爭取節能減排政策和資金支持,發揮節能減排政策疊加作用。
五、物流業的影響
2014 年,我國將繼續推進“十二五”規劃,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將出臺,物流業的發展環境和產業政策將不斷改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作為基礎行業之一的物流業將迎來更加有利的發展機遇。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中國現在的物流成本比世界發達國家高10%。
國務院正在研究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文件,有兩個方向是明確的,一是通過營改增等改革措施進一步減免企業稅負,二是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預 計2014年全年LPI平均值會回到2012年的水平,保持在54%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將達到4.1萬億元,同比增長8%;預計201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約為218.2萬億元,同比增長10%;社會物流總費用將達到10.4萬億元,同比增長9%。2014年將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年份,交通運輸方面投資增速將在25%以上。
注:文中所指車型含底盤及半掛牽引車